2019.4.26 Kochi
第一次嘗試印度半躺臥的過夜巴士,上一次從delhi到changdiguar的沒到整夜,覺得這種姿勢整晚很累,剛上車和隔壁的印度人聊了一會後便睡著,隔天早上抵達kochin市中心時,覺得是個大城市啊,沿路已經有metro,還有正在蓋的。
下車前還好再問了一次隔壁的印度人,他熱心的帶我到公車轉運站,也算是我纏著他,上了對的公車,乘客也幫忙扶著我的背包,要下車時剪票員也提醒該下車了。
吃了便宜的早餐,但也不錯吃,竟然還是抓餅,店員也熱心指引哪邊可以搭公車到碼頭,但因為這邊公車都是印度文字,連車號都沒有,隨便問一個年輕人剛好也要去那附近,又幸運的跟著上車,一整趟花了便宜的交通費抵達青旅,覺得開心。
一樓剛好是德國某間顧問公司和當地政府處理城市設計議題的展覽,看內容也有設計感,整個環境不錯。
下午在海灘沿岸散步,買隔天back water的day trip,晚上再去看當地特色的舞蹈。一整天遇到的人都很友善,男生的下半身通常是一條長布巾圍著,聽說是當地傳統服飾。而食物相較於北印真的好吃很多,從孟買開始就有明顯的體會。由於這個地方被葡萄牙等殖民過,教堂的數量很多。
晚上在青旅和一位以色列的人聊了不少,最後握手道別時一直摳我手心?

2019.4.27 Kochi-Madurai
今天早起為了參加back water行程,還沒睡飽就起床整理,以色列人剛好起床一起吃早餐,幸運的在附近找到餐車,點了歐姆蛋和茶。
在青旅門口晚了半小時後車子終於到了,在車上和一位歐洲的科學老師聊旅行,夫妻倆換了幾個國家教書,順便旅行的計畫感覺很棒,最後整台車幾乎坐滿了,大約有二十人,昨天聽說才五個人不是嗎?
在船屋上還是會覺得熱,看著船夫拿著大竹子撐船,滿頭大汗到把衣服脫掉,真的很辛苦。
主要導遊大概解釋這個行程back water名稱的由來,由於潮差造成kochi四十四條河當中的其中兩條有此種現象,一條河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流向。
在船尾和印度家庭聊了一些,難得被印度人問及敏感的政治議題,他們也很好奇外國人的家庭觀是如何,在印度這代的年輕人其實也漸漸像一般國家,有很多自己的想法,其實也是很正面的改變。
中途到居民家看他們傳統用椰子纖維製作繩子的方式,不久後到另一戶家吃道地的飯,下午換成獨木舟在一條小河中,換成一位船夫在後方幫忙推進,這條河很安靜,鳥鳴、鴨叫、洗衣聲都很清晰,水蛇也探頭讓大家看,舒服的想睡覺。
整個過程很放鬆,沒有太多深刻的點,也不太需要,體現一種悠然自得和悠閒的生活態度,很不像印象中的印度的一個點。
回青旅後剛好在門口又遇到以色列人,約好離開前一起吃晚餐,青旅的人很熱心的幫忙我買巴士票,嘗試了好幾次刷卡都失敗,還好最後用打電話預定成功了。
簡單擦拭身體後又和以色列人聊了一下,他分享了自己的創作,有關猶太教的歌曲,聽完不是很知道在唱什麼,歌聲好像也還好,但對我來說很獨特,所以回覆他這個評價時他還滿開心的。
晚餐一起到附近的義大利披薩店吃披薩,簡單用餐之後回去趕公車,也順利的在八點前到出發點,希望之後行程一直都這麼順利。
